2)第三零六章 年灯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什么意思啊?”

  小北连忙拉了拉要跳脚的娄小娥,她知道杜守义肯定又在神游天外,钻研书法了。

  以前只是欣赏还不觉得,认认真真开始临摹王羲之真迹后,问题连绵不绝的涌现出来了。笔法、结字、章法,越临问题越多,层出不穷。有些可以靠时间来磨,靠笔意推测,有些可以靠灵机顿悟,而有些就实在是颠覆认知了。

  比如杜守义近期就面临个难题:王大佬很多字是不按笔顺来得!

  比如他今天临得帖中有三个求字。“求’字第一笔是横,但书圣写的三个‘求’字,只有一个是老老实实,从左到右的横,另两个是从右到左的一横撇。同一个字出现两种写法,想一出是一出的。

  杜守义话一出口,立刻知道自己失言了,他连忙退出空间,道歉道:“对不起,对不起,你说你们俩要结婚?”

  娄小娥怒还没消,没好气地道:“是!”

  “不是到渔村再办吗?”

  说起这个娄小娥知道他状态回来了,好好说道:“我们准备下个月就办。熊明说想让桂花婶看着他娶媳妇,我也同意。

  你们明年婚礼我参加不了了,那就先喝我们的喜酒,你们俩的等回来再补。”说完她恶狠狠补了一句:“你有意见?!”

  杜守义笑了,道:“你们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哪轮得到我这个妖怪反对?!”

  娄小娥和龚小北都笑了。娄小娥道:“我们查了日历,准备把日子放在三月八号礼拜天。”

  “幸好你来说一声。在渔村三八可不是什么好话,这日子最好避一避。”

  “是吗?那我还真不知道。”

  杜守义想了想,说道:“清末八国联军之祸后,五口通商。按照清廷规定,洋人只有每月八号、十八号,二十八号这三天能进入居民区采买。这三个逢八的日子,对闷在家里的洋女人来说就像过节一样。

  她们打扮的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出来逛大街。中国女人怕她们勾搭坏家里男人,见了她们就骂:这些‘三八’又来了。

  这种说法后来流传到了渔村,在那里,‘三八’是指女人轻浮鲁莽,疯疯癫癫的。”

  正说着,他见闻色看到一大爷抱着小安来后院看灯了,“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出去看看。”

  一大爷见了他,道:“正好我要找你,咱上聋奶奶屋去。”

  “哎,我来抱小安,让我过过瘾。”

  到了老太太屋里,一大爷问道:“这些灯都是你弄来的?”

  “那些旧的是我的,新的是娄小娥出钱,电线灯泡都是她买的。”

  “这多浪费钱?她花这钱干嘛?”

  “嗨,人家说这年大家没过痛快了,元宵节让院里大伙再热闹一回,合情合理。再说,她留那么多人民币干嘛?对她快没用了。”

  “你是说?...”

  杜守义什么也没说,冲着一大爷点了点头。一大爷已经全明白了。

  自从冉秋叶南走后,‘大家庭’里已经达成默契。一大爷绝不会去拖娄家后腿,不过老实了一辈子,乍闻这种消息还是有些吃惊。

  一大爷沉默了好久,道:“你自己个儿小心点。”

  “明白了。”杜守义一面逗弄着小安,一面道:“我准备把许大茂这房换出去,这样院里也能清静点...”

  趁着这当口,杜守义把许大茂要换房,王桂花准备住过来的事都和一大爷说了一遍。他是自家长辈,这事也应该知道了。

  “桂花婶还用了个保姆?”

  听一大爷叫‘桂花婶’,杜守义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偏头疼了,他就老爱干这种自降辈分的事。

  “姓翟,也是个苦命的人。老太太这儿我不准备请人了,太扎眼。我请翟嫂两边老太太一起照顾着,一大妈也能轻省点。这事儿和她谈过,她完全没问题。”

  一大爷想了想,看向老太太道:“那我这两天去看一下桂花婶,既然知道您有这么个妹妹在外头,那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也该探望探望。”

  老太太笑道:“好,替我给她带个好,拜个晚年。”...

  王桂花这一住进四合院就再也没离开过,一直住了整整二十年...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