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二章 三阶段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是翱翔九霄的‘动’,小北是定海神针的‘静’,一动一静,完美平衡。

  总之过去几天他感悟良多。就像前文所说,三十三重天,无论书法,还是人生感悟,他都跨上了更高一重。

  下载完笔意后杜守义背上包,到医务室转了一圈,那里今天正在‘搬家’。

  医务室的扩建报告已经批复下来了。下礼拜一开始,原来的平房会被推倒,然后原地修建一座两层小楼。检查室、留观室等等一应俱全,连‘先进’的冲水厕所都配备上了。

  老蒋已经认命了,从他脸上看不出异色。不过任医生的城府没有那么深,看到杜守义她眉开眼笑地招呼道:

  “杜师傅,中午要请客啊?”

  “要请也是老蒋请,他才是医务室的头。”...

  一个跳的有点高了,就要拉拢一下被压制的那一个,这也是平衡,但挺没意思的。

  医务室被临时安排在了一处小库房,明天照常‘营业’。杜守义两处都看了看后熘达到了工会办公室。

  医务室改建报告最后要厂里签字盖章,那个章是他拿参加‘工人书画展’的承诺换来的,他今天就是来交作业的。

  “章主席,一幅楷书,一幅行书,我这儿齐活了。”

  工会主席叹了口气道:“礼拜天就开展了,你非要拖到截稿最后一天,人家都来催过好几回了。”

  杜守义递了根烟。“前两天都在找状态,您这儿的任务我得认真对待,不能湖弄事啊?”...

  让杜守义没想到的是,上级对这次展览颇为重视。礼拜六布置完展馆后特意将博物馆的几位老先生请来,请他们先指导一番。

  一位老先生在杜守义的作品前站了好一会儿,忽然抚掌大笑道:“怪不得这么眼熟!老傅,你过来一下,你要找的杜守义在这儿呢。让我看看,嗯,红星轧钢厂?”...

  两位老先生在杜守义的字前,足足评头论足了十来分钟,然后把《人画》的摄影记者招来了。

  “这张主席诗词可以拍张照片,这是整场展览水平最高的作品了。”

  《人画》和书法界渊源颇深,日后书协的第三第四届主席,此时都在《人画》做美术编辑。

  说到书协要扯些题外话了,而且可能要扯远一点。

  六十年代有书协吗?没有。六十年代的书法家归美协和文联管理,没有独立组织。直到一九八一年‘书协’才正式成立。

  为什么书协成立得这么晚?其实前文说过,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

  启功先生曾说过:称我为书法家不如称我为诗人或文人,从古至今没有人自称书法家的,书法只是文人众多技能中的一种。

  这段话很具有代表性。因为自有文字以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仅仅靠写字生存的,王羲之、米芾、苏轼这些大家都是士大夫文人,不是单单只写写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