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收复京师_崇祯是个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至少能保住性命。

  高第在午后率军进城,随即封锁九门,带兵进入各大官员府邸私宅,不论年龄,将其家丁全部拎了出来。

  之后下令6000士卒分散开来,以小旗为单位,游走于京师街头,每小旗必须物色40名壮丁,生拉硬拽也好,威逼利诱也罢,必须尽快扩充兵员。

  到时,小旗直接升任总旗,其余9名士兵,升任小旗或副小旗。

  把总虽然不能马上升职,需要等待崇祯或者倪元璐的任命,但是把总统领的士兵将成倍增长,同样是威风凛凛了。因为战斗减员,大多小旗建制不满,每个人都有机会升任军官,所以大伙都兴致勃勃的抓壮丁去了。

  一时间,京师城内怨声载道,哭喊连天。

  这时候的北京城,经历了大瘟疫和战争的双重灾难,几乎家家戴孝。

  稳定了几十年的80万人口,下降到不足60万。除去妇孺、残疾、年老体衰者,青壮年的男子不算太多。

  但是从中抽出来四五万人的轻壮,还是能办到的。

  在高第军士的皮鞭和嘶吼声下,数万人完成了从居民到战士的转变。

  好在高第军中军服管够、粮食管饱,还能多领一些给家人送去补贴家用,新兵渐渐安定下来。

  毕竟,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与此同时,李邦华正在反复阅读一份文件,那是高第亲兵送来的崇祯密旨。

  他揣摩字里行间的深层意图,隐隐猜出来崇祯的用意,头皮一阵阵发麻,但是经历大难的李邦华,很是同意朱友健的想法,随及着手准备。

  山海关外,朱友健带着300亲卫和1500飞龙军,走出城门。

  因为长城沿线,尤其是京畿地区,各个关口已经无人防守。关外建虏狼狈北遁,山海关作为孤城,城内人马寥寥,业已失去了战略意义。

  所以朱友健将此城当做了大号医院,留下500飞龙军照料,让伤兵在此休养。

  其他飞龙军被派去燕山驻地,和岳家军汇合,补足装备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图纸。

  更重要的是,全力寻找太子!

  朱友健则带着两位皇子和四位文臣,在亲兵的保护下,沿途归拢高第的散兵,聚拢流民,往京师而去。

  ……

  辽东。

  宁远城外,吴三桂看着自己驻守了多年的边关重镇,愣愣出神。

  侦骑知道平西伯已到,赶来汇报城内情况。

  当得知建虏绕开此城直接北遁,甚至没有安排伏兵,吴三桂直接挥师北上。

  1万大军浩浩荡荡擦城而过。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虽然长途奔袭很是劳累,但是所有人都鼓足勇气,没有一句怨言。

  此时,山海关原本的5万余人马,战死15000有余,伤了4000余人,现在高第领一万,吴三桂领一万,黎玉田领一万,各有军务。

  两个时辰后,押后扫尾的黎玉田也到达宁远城下,一番巡查之下,留下1000士兵,也继续追击。

  吴三桂一路追击,除了追上掉队的单兵,收获甚微,心里很是着急,但是依旧不敢轻易冒进。

  李过和李自成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一直仔细探查,险要的山谷都绕道避开,身后有黎玉田扫尾,他也不担心有所遗漏,不担心被合围。

  终于,在出击的两天后,他看到了建虏的辎重兵队伍,这是一片山峦,视野还算广阔,真被伏击,凭借他们骑兵的优势,尚能突围。

  所以吴三桂当即下令进攻。

  一万骑兵高举马刀,挥舞长枪,疾驰而去。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