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州郡起兵 董卓弑帝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吧。

  初平元年(190年),春,一月。董卓为了对抗关东联军的政治口号,直接派郎中令李儒鸩杀弘农王辩。如此一来,灵帝刘宏的血脉就只剩下一个刘协了,看你们这些“大汉忠臣”认不认?

  刘辩虽然被董卓废了帝位,封为弘农王,但在关东联军的政治口号中,是不承认刘协的皇帝正统的,因此董卓鸩杀刘辩,在关东联军这里就被认定为弑君,这就更加确立了反董联盟的合法性。

  至于刘辩死了,将来是否承认刘协,这个反而可以等讨平了董卓之后再做讨论。董卓鸩杀刘辩之举,不但没能瓦解关东联军的政治基础,反而促使关东联军抓紧行动。

  三国演义之中,号称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么多,真正参与了讨董联盟的,有:

  后将军袁术、山阳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冒、广陵太守张超、和曹操、此后又有长沙太守孙坚加入。

  看这些人的组成,不是何进的亲信,就是袁家之人或急于与董卓划清界限的新晋官员,真正资历深厚的汉臣,几乎一个都没有,这个联盟的成色就可想而知了。

  联军之中,行动最为迅速,声势最为浩大的,是兖州的兵马,不止有兖州刺史刘岱为首,诸多兖州的郡太守也积极加入联军之中。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冒、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并在酸枣立坛盟誓,共讨董卓。

  这么多诸侯,分成了好几个州,其中一半的诸侯聚集在兖州的酸枣。然而,会盟之时又出了幺蛾子,居然没人敢上台领头盟誓,最后居然推出了一个没有正式官员身份的臧洪,来上台宣读盟誓。

  臧洪是广陵射阳人,他爹蔵旻曾经做过扬州刺史,平定了会稽许昭造反,应该算是孙坚和朱儁的早期举主。臧洪虽然出仕过,但已经辞官回乡,现在只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这么多刺史、太守会盟,无人敢上台,最后让一个郡功曹来顶缸,这些人的胆气也就这样了,难怪这些所谓的诸侯,很快就纷纷被兼并消灭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的诸侯讨董,关东联军,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军事组织,而是一批各有心思的地方官员的政治秀。

  这场政治秀的目的,也并不是真的武力讨董,不过是以讨董为名,确立这些诸侯的正义身份,为这些诸侯之后的拥兵自立,地方割据奠定法理、道德依据罢了。

  臧洪的盟誓,倒是康慨陈词,极尽扇情之能事。但嘴炮这种东西,不过是这些士人自嗨的把戏罢了,对于董卓,一根毫毛都伤不到。

  诸侯盟誓之后,大军聚集在酸枣,根本不向洛阳进兵,大部分诸侯在这个秀场量过相,摆明了反董的立场,取得了道义的名声,就目的已经达到了。

  之后就是每日置酒高会,夸夸其谈。三国演义之中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那么让人热血沸腾。但真的看正史的记载,简直能让人无语到窒息。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