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但多年征战,四处搜罗,如今的骑兵规模也只有七千人,其中纯骑兵部队,只有五千人。

  限制丁宽骑兵规模的最大问题,就是战马。中国历史上,冷兵器时代,历代从南向北进行征伐,几乎没有成功的,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南方战马不足,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骑兵。

  丁宽是扬州人,布局的重点一直都是在长江淮河流域,对于黄河以北已经是完全的鞭长莫及。现在丁宽已经占据了青州,如果通过海路能够攻伐下辽东,丁宽在军事资源上的最后一块短板可就彻底补齐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但跨海远征,可不是小事,其中的风险异常巨大,如果一个不慎,丁宽前期积累的优势就可能被消耗殆尽。风险大,收益一样巨大,丁宽自然要把手下的谋臣全部聚集起来,好好商量一下。

  诸人聚齐,除了几个谋主,还特意召来了朱治和马腾。丁宽先是把关于辽东公孙度的情报给诸人传看一遍,然后就等着诸人献策。

  几人看罢这些情报资料,互相示意一下,最先发言的机会,反而是给了最年轻的陈群。

  “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但其却自封辽东侯,平州牧。汉制,侯爵最高也仅为县侯,辽东却乃一郡地,公孙度以一郡之地自封为候,更是擅改朝廷疆域划分,仪仗公然逾制,其谋逆之心已经不言自明,罪证确凿。

  明公身为车骑将军,有为朝廷平定此等逆贼之责。当上表朝廷,移文州郡,然后吊民伐罪,此为以正诛逆,王者之师,大兵所到之处必然得辽东民心归附。”

  陈群并不擅长军事,所以先从政治角度出发,确定讨伐公孙度的正义性。

  程昱接口道:“文长之言不错,公孙度公然违逆,且其在辽东所行,严酷残暴,内部人心必然不附,确实该当进讨。

  只是,子厚虽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但却并无督辽东之明确权责,如今朝廷西迁,音信难通,上奏朝廷也难有诏书旨意。

  而辽东属于幽州之署,幽州牧刘虞乃汉室宗亲,又加封大司马。辽东为其管辖之郡,刘幽州对讨逆公孙度责无旁贷。子厚可派人与刘幽州相约,共同举兵,则更加名正言顺。”

  刘虞是幽州牧,正是公孙度的直属上官,如果能够说动刘虞一起宣布讨伐公孙度,那在流程上和名义上就更加无可挑剔。丁宽的车骑将军,刘虞的大司马,都是位比三公,二人发出檄文,可比桥冒诈称的三公文书,有分量多了。程昱这是给丁宽出兵,找到了更加合理的道义高点。”

  荀攸和戏志才二人负责军略,却是对远征辽东有所担忧。荀攸率先发话“子厚,公孙度确实当讨。只是辽东偏远,即使能够说服刘幽州,但从陆路征讨辽东,距离实在太过遥远,耗资糜费,而战果难料。

  我青州虽然可以浮海直达辽东,但青州并无水军,而辽东却素有水师,我军水战经验较少,贸然跨海远征,其中风险不小。”

  戏志才说话更是直接:“子厚,远征辽东,若胜,可得辽东战马供应,所获极大。但若败,或者只是战局迁延难下,则会拖住我数万大军,一旦中原有变,则恐难及时应对啊。

  这公孙度固然当进行征伐,但没有水军支撑,不能速胜,即使能看到的收益巨大,还是不可贸然兴兵啊。”

  丁宽点点头,明白二人担心的是什么,就开口解释道“公达、志才,二位都知道我是扬州人,我既然一直担任军职,又怎么可能没有水军?只是之前我们一直是在中原陆地征战,因此这些水军一直没有贸然调用而已。”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