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章 征辟韩融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刑不上士大夫这一句,韩融难免心中震撼。跳过所有的现象,大汉朝廷的内部政争,最核心的就是士人的相权与皇室的皇权之争。

  丁宽提出刑不上士大夫,就是在赤裸裸的利诱这些有政治抱负的士人了。刚刚过去的二十年党锢之祸,多少士人身首异处?多少士人空耗年华?丁宽在这个时候,作出如此的表态,对士人的吸引力又怎会不大?

  丁宽看出韩融内心的激动,却有意点到即止,不再深入下去,饵已经下了,不怕这些鱼不上钩,此时反而不能急于求成。转而说到第三个问题:

  “韩公,大汉四百年,士人已是一个庞大的团体,然而这个团体内部同样良莠不齐,问题多多。察举之制,本身意在为国选贤,然而时至今日,这察举已经被仕宦之家把持,充斥沽名钓誉之辈,寒门士子反倒报国无门。

  这察举之法如今已经弊端多多,要想国有治士,野无余贤,就必须对这察举之法大加改革,真正的重德不重名,重能不重门第。这只是大略的原则,但具体如何改革,却还要大家细细商议才可。”

  丁宽这就是又抛了一个饵出来,察举制一直是大汉士人入仕的正途,丁宽提出要改革察举制,但同时又说具体改还要细细商议,就是告诉这些士人,快来投靠我吧,投靠的早你们就能和我一起来讨论新的选官机制。

  韩融虽然心中激动不已,但也知道不能表现的太急切。虽然什么忠于汉室的道德理念,都不如“刑不上士大夫,与士人共治天下”的政治承诺来的实际。

  但士人要保持高洁的“德行”,就一定要又婊又立,该走的过程不能少,绝不能丁宽虎躯一震,这些士人跟着纳头就拜,这样岂不是很没身份?

  这样看来,丁宽说的座看汉室灭亡,就是最佳的策略了,可以让诸多汉臣避免另投新主的尴尬。乱天下的是董卓和袁氏,未来灭大汉正统的,一定是其他诸侯。而丁宽就是最后出面收拾残局,安定天下的英明之主。

  这布局,真是六啊,也正合了士人又婊又立的需要。坏人别人做了,好人都是我来当。高,实在是高。

  韩融自觉已经彻底看透了丁宽的布局,而且这种布局极为符合士人的利益,又能够保持大义的名分和道德的正义性。韩融深觉此行不虚,对刚刚丁宽拒绝扶保大汉的不满,早丢到烟霄云外去了。

  韩融是越看丁宽越满意,当初丁宽初入颍川,第一个来拜会的就是他韩融。而此后正是在韩融的推动下,颍川士人才开始大力支持丁宽。现在丁宽的战略规划,又如此符合颍川士人的利益,韩融自然就下定了决心要继续加大在丁宽身上的投资。

  不过还有一个对颍川士人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确定下来,那就是豫州的地位。想到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