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三章 丁宽与士人不断进行博弈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士人在和皇权争的是什么?不就是治理天下的“相权”吗?

  对于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士人群体来说,丁宽描绘的蓝图,是绝对难以抗拒的诱惑。这些士人在丁宽的许诺忽悠之下,终于不再提辞官之事,反而如被打了鸡血一般,重新振奋了起来。

  丁宽麾下的兵马,这两年都是在用屯田在支撑,屯田的大规模兴办,不仅是解决了流民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地方官府的财政压力。

  但即使丁宽在明确的减少向地方官府的钱粮索取,要求各级官府降低算赋收缴,但黔首百姓的压力却依然沉重,那些贪官还在偷偷的不停搜刮民脂民膏。

  当丁宽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丢到台面之上的时候,这些士人就再也无法阻拦丁宽插手地方治权。只能同意丁宽麾下的监察司作为常设机构,掌握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权力。

  不过丁宽也同样再次作出妥协。丁宽承诺:监察司的权力将被限制在监察之内,对于这些贪官污吏的处置之权,仍然留给刺史、郡守。

  这其实也是丁宽自己的本意,监察官员需要极大的权力,但监察体系本身的权力同样要受到限制。在丁宽的规划之中,未来丁宽体系之内,官员监察与官员处置,必然是要由两个部门来独立进行,以实现相互的牵制与平衡。

  只是丁宽当前只是车骑将军,还不可能全面建设新的官制,而且朝廷中枢的很多权力,丁宽暂时还无法插手太多,只能先用这种妥协来进行过渡。

  一直以来,丁宽走的都是武将路线,直到获得了车骑将军的职位,才获得了开府之权。

  在大汉的二元君主体系之下,丁宽所实际掌握的几个州之内,将军府直辖的各级武将、各种文吏都将丁宽视为自己的君主,但地方上的官员却只是丁宽的合作者。

  丁宽从来没有谋求州牧这样的地方之权。因为州牧的权力虽大,但同样也是一种限制。做了州牧,可以掌握一州的全部权力,但是做了州牧,要再去介入其他州的事务,就明显的师出无名了。

  这也是丁宽前世的历史上,曹操要挟天子才能令诸侯的原因之一。丁宽放弃了州牧对地方的绝对掌控权,却可以通过车骑将军的权力,去控制和影响更多的州郡,这是两种不同的争霸策略。

  丁宽走这种路线,在掌控地方更多的同时,也必须与这些掌握地方权力的士人之间,进行不断的博弈和妥协,不可能完全的独断专行,否则很容易就被视为乱臣贼子。

  除了平州那种新拓之地,丁宽对于官员的任用有极大的话语权之外,其他大汉原有的州郡,丁宽一直没有过多的去插手地方官员的权力,这也是丁宽能够获得当地势力普遍支持的重要因素。

  在丁宽前世的历史上,曹操做了兖州牧之后,为何会有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