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汉末第1名将的教诲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没有说任何话语,一副唯丁宽之命是从的做派,明显眼中只有丁宽的指令,其余的人身份再高,名气再大,也与他们无关。

  等到婢女奉上茶水点心,皇甫嵩就吩咐了一句,“你们都下去吧,不要让人轻易打扰。”

  丁宽从皇甫嵩的眼中看出了亲近审视之意,但这还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以前也未予皇甫家有过直接联络,却不知道这内里有何因由,不免有些狐疑。

  皇甫嵩看出丁宽的疑惑,喝了口茶“子厚,这香茶还是子厚发明的吧,确实是上佳之法。你心中可有什么疑惑,

  尽管道来。”

  “皇甫公似乎对宽了解颇多?”

  皇甫嵩脸上衣服恶作剧得逞的得意“子厚,你可知道,我初闻你名字之时,你还是一个童子。”

  “啊?还请皇甫公解惑”这话很出丁宽的意料,很有抬手抓脑袋的冲动。

  皇甫嵩哈哈大笑,“你可知道,你的老师伯进公(徐淑,字伯进)和我的叔叔威明公(皇甫规,字威明)是莫逆之交?早在伯进公收了你这个唯一的弟子的时候,就给我叔叔来了信,言道终于找到后继传人。

  你我年纪虽然相差很大,论辈分,却应该兄弟相称,子厚还不上来重新见礼?”

  “还有这种好事,居然就这么和汉末第一名将成了兄弟?”丁宽赶紧重新施礼,改了称呼。

  “大兄,老师与威明公相交如此之厚,为何却没有与我讲过啊?”

  “你我两家的交情,本就是隐秘之事,伯进公当年在军中,众望甚高,我叔叔是凉州三明之一,手握重兵,两位军中威望甚著之人相交莫逆,极易引起朝廷猜疑。

  那时你年纪尚幼,伯进公未跟你说也是保护之意,不过他可是特意来信叮嘱过,让我们皇甫家对这个弟子多所照拂啊。”

  “我师兄难道也不知此中情况?”

  “呵呵,孟玉没有继承伯进公的兵家传承,因此伯进公也不欲他参与兵家之事,他当然并不知晓其中详情。”

  丁宽点点头,徐璆性格过于方正刚直,-却缺少权变之能,因此确实并不适合征战之事。

  “子厚,你是伯进公的入室弟子,我也得了威明公的传承之术,今日既然你我相交,有些事情却要与你交代明白。”皇甫嵩语气严肃了起来。

  丁宽赶紧正襟危坐“请大兄教诲。”

  “当年两位先辈相交,并非只是因为同为袍泽之情、共守边疆之义,更是因为二人志同道合。

  兵者,凶器也,传承兵家之道者,没有一个不是杀人盈野,满手血腥的。

  历朝历代,名将辈出,然而能够得善终者,却极为寥寥,何也?

  盖因领兵之人,生死搏杀之间,极易丧失仁义之心,养成杀伐之性,凶威赫赫之下,信义良知渐失,只迷信武力,如此行事,岂能为世所容?

  然而征战之事,本即是世间最残酷无情之事,所谓慈不掌兵,没有铁石之心,淡漠之态,何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在战场上寻求那一线稍纵即逝的胜机?

  兵家传承,凝心炼性,谨守本心,埋线千里,以势前行,解干戈于无形之间,方为道也。决胜战场之法,术也,非不得已而用之,只为以杀止杀,莫求赫赫之功。

  伯进公与威明公,皆为依道而行之人,方能志同道合,相交莫逆。

  子厚,我观你在扬州,教化百越,虽有刀兵之事,却不以杀伐为能,此恰是两位先辈秉行之道。

  今天下乱象已现,刀兵连结之下,你我必不能独善其身,只望你能谨守本心,切莫在征伐之中,迷失心智。”

  丁宽肃容应答“宽,谨受教。”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