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九零章 骠骑将军府的根本三司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宽的骠骑将军府在下邳正式开府,但这个骠骑将军府的下属机构设置,却没有按照大汉的传统官制,丁宽对下属的将军府进行了全面的改制。

  丁宽没有再设置传统的那些曹,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在骠骑将军府内,设置了很多司。

  包括:典农司、监察司、兵马司、教育司、工技司、财政司、后勤司、情报司、反间司。

  上面这个顺序似乎有些乱,但却是丁宽特意所定下来的次序,显示了丁宽对这些下属部门的重视程度,也是显示丁宽心目中,未来自己朝廷架构的各项功能排位。

  民以食为天,农业就是一个社会最基础的产业,也是所有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丁宽所撰写刊印的第一本书,就是《农书》,因此典农司自然就成了丁宽将军府下属的第一司。

  典农司的职责,其实非常广泛,可不止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那么简单,凡是与农业相关的事情,典农司都可以插手干预。

  在丁宽的规划中,典农司,第一个掌管的就是农田的登记和分配。这肯定与现有的各郡县所掌权力有所冲突,暂时而言,典农司直接要掌管的土地,就是把五州之内,所有的无主之田都划入到军田之内。

  把所有的无主土地划入军田,肯定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等待丁宽统一天下,重整官制体系的时候,肯定要重新调整。但这种过渡性安排,却在保证丁宽能真实掌控大量土地的同时,避免那些豪强大族,趁乱世之机,强占太多土地。

  典农司第二个掌管的,就是流民安置,也就是屯田。丁宽仅仅是通过军田掌控了大量土地,并不能直接产出粮食,还需要配合大量的农业人口去进行种植。

  可以说,流民就是汉末最大的社会问题,一旦成为流民,绝大多数人离丧命就已经不远了,流民基本就是汉末最底层的一个群体。

  通过屯田,使得这些流民能够有土地进行耕作,就能够避免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在给这些流民以安身之所,湖口之机的同时,也可以大幅增加社会产出。

  这些流民既没土地,更没有生产工具,种子、农具、耕牛等物资都需要屯田的组织者来提供,因此屯田所得,基本是在五五分,到三七分之间。

  肥田产出多,同样的劳动力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因此丁宽会收缴最高五成的产出,羸田产出少,耕种辛苦不说,一亩地的收成也差很多,因此丁宽会把这个比例下降到三成,至少让耕作的人,能够足以湖口。至于中田,就按照折衷的四六分,丁宽收缴四成。

  不过从黄巾之乱算起,汉末已经混乱了十年了,其实各州都已经有大量的土地抛荒,因此屯田时,可以尽量先选择肥田和中田,实在不够了,才去开羸田。

  典农司的第三个主要职责就是推广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