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6 章_二重铜花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这东西养人。”

  这是贞儿和李南平常喝着玩的,李单看到就笑了,郑重的端起碗来一勺勺认真的吃。这种孩子吃的东西自从李芾和薛氏过世后,就没人给他准备了。

  吃完了,他放下碗说:“曹家待我很好。曹老爷相当看重我,我回来前他送了我字:连枝。他说我兄弟单薄,上无父母照抚,所以盼我日后多得善缘。连枝取兄弟连枝之义。”

  这么看曹家确实对李单很好。

  张宪薇不安道:“下一次下场,你有几分把握?”曹家看重李单绝不是可怜他,而是存着提拔他的心思,盼着日后李单高中,能够带给曹家一些庇佑。

  如果李单不能高中,那他能给曹家的好处就没有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她发愁曹家的恩情日后李单还不了。

  那些权贵可不是好打发的。

  “……约有七成的把握。”李单慎重的说。事实上他的学问已经够了,徐先生一直在教他怎么揣磨考官的心思,怎么做出能够令考官满意的卷子。徐先生的话很直白,有才的未必高中,高中的却绝对不是庸才。

  有才,要看怎么用?用不好的变成催命符的也不少,毁了自身的前程,甚至毁家灭门的每一科都要有几个。

  “你的笔能助你上青天,也能害你下地狱。”徐先生待他不像待曹子学那么规矩,有些明白话也不忌讳在他面前说。

  所以对李单来说,重要的不是怎么考中,而是考中后怎么在令曹家满意的同时又不会害了自己。他对当官没兴趣,会考功名只是想给自己和李南找一个靠山。得到曹家的力助让他既喜也忧。喜的是这下一定能考中,忧的是曹家大概不会允许他考到秀才不就考了。

  可这些心事他不敢告诉张宪薇,只能自己心里琢磨。能够从曹家出来过个年松口气,让他觉得舒服多了。

  这就够了。

  他看着眼前为他担忧的大伯母,她一直尽心尽力照顾他们兄弟两个,他不想让她担心。李芾和薛氏已经不在了,他们兄弟俩只有这么一个长辈了。

  李单一笑,露出一副毫无心事,胸有成竹的样子说:“所以大伯母不用为我担心了。”他转头说起了李南的学问。按说是明年出孝,但是李南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学,如今《论语》他也背完了,虽然是囫囵吞枣,但也差不多了,剩下的等他进了学堂再让先生细讲。

  他的意思是还让李南继续在李家背书、习字,等八月份出了孝再送到张家去跟张家子弟一起正式开蒙。

  只要不去外面的学堂,规矩可以放宽一点。

  张宪薇倒是想过了年就让李南去开蒙,仗着去的是张家的子弟学堂,教书的又是她的父亲和三伯父。李单的话是免了她为难,不然让一个还带孝的孩子进学堂,哪怕是族学都有点不太合适。

  她领他的情,也惊喜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