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进聊城采购补给_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谁认识黄信这个青州兵马都监呢?

  除非有官府文书,证明了身份,进城有公干的,否则一律不准兵马成建制的进城。

  当然,如果在城外安顿好了,众人不带武器,还是可以进城的。

  注,宋代,其实是禁武的,这类宋的大赵也是一样。

  实际上,历史中,大宋的确陆续颁发过五次禁武令。

  有公开明令: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所以,别被一些武侠剧或一些古装剧给误导了。

  在一些古装武侠剧中,人人手提刀枪剑戟在城内逛来逛去,动不动就拨刀撕杀,打得昏地暗,血流成河。

  可现实就是一般的刀剑、弓矢之类的武器,禁止民间普通人携带使用的。那样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这些,其实从水浒中的一些情况也都可以从侧面来印证朝廷禁武的事实。

  看水浒中的情况,林冲,枪棒教头;卢俊义,棍棒三绝、下无双;武松打虎时,也只是带了一根哨棒。秦明用的是狼牙棒、乐和用水火棍、薛永用枪棒、石勇用短棒……

  还有不少水浒好汉也都用棒或会用棒,就是鲁智深,他的兵器也是从棒演化出来的。

  为何都是用棒呢?棒就似是成了那个时代人人必备的武器。

  这其实就是因为朝廷禁武的原因。

  不能携带杀伤性的刀枪剑戟、弓矢等等,那么就出现了棒,人人练棒。

  毕竟,出门在外,没有一点兵器防身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棒就成为民间百姓最适合随身携带的随身武器了。

  当然了,到了这当下的世道,那什么的禁武令其实也等于是无效了。

  在这样到处是贼寇的世道,不携带兵器敢远行吗?

  而携带武器在外行走的,一般也都是强人,是真敢动武杀饶,那些官府官兵大多也都是欺软怕硬之辈,就算是看到了有人携带禁制武器,也都是只眼开只眼闭,不敢去追究。

  可如果有不明来历的成建制的军马,他们却也无论如何不敢随便放进城去。

  黄信安顿好了人马后,去向留下来守着马车的邓觉要了一些钱用来采购补给。

  慕容彦达有交待过的,路上的花费,可以向他的扈从长邓觉支取,这些钱,应该也是额外给邓觉带着的,不算在那三千两白银之内。

  但黄信跟他要钱的时候,却让黄信有些不爽。

  邓觉居然花容那一百骑兵是黄信请来的,不是慕容知府所差派,所以,这些人马在路上的钱粮消耗,不能由慕容知府来支付。

  这真的让黄信心里暗恼,这个邓觉,他这是看不清形势啊。

  没有花容率一百骑兵来帮忙,他想那么容易通过清风山?不定,那三千两白银也都会被清风山给劫了去。

  现在,居然敢跟自己计较这一点路上的钱粮消耗?

  结果,他就只给了黄信十两白银,表示这十两白银足够采购补给了,毕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