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我的人生不应只有水浒一段_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白银在当下大赵的购买力。

  也是黄信对于慕容彦达这一送就是三千两白银的大手笔而感到咋舌的主要原因。

  而从慕容彦达所交待的事儿当中,黄信也大致弄清楚帘下的时间以及背景。

  这个时间,应该是类似大宋政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12年。

  当今官家,就是大赵徽宗赵佶。

  这一年,也正是水浒传中开始的年份,如果没有意外,这年:

  一月,高俅任太尉,王进得罪高俅,出逃。

  二月,王进逃到史家庄。

  三月,九纹龙史进拜王进为师学艺。

  ……

  黄信平时闲来看过不少北宋年间的史料,尤其是跟水浒传有关的,不知道为何,现在这些记忆居然异常的清晰起来。

  当然以上只是水浒中的时间线。

  实际上,有很多地方跟真正的历史有着不少出入的。

  像慕容彦达所的,今年是科举之年,这些水浒中没有提及。

  事实上,北宋科举制度,自1066年起,也就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开始,就改为“三年一开科”的科举制度,这推算下来,今年的确正是科举之年。

  当年,几乎同时,也复置了武举。

  是的,北宋虽然文贵武鄙,对武官的限制打压得厉害,可是却也有为朝廷选拨武官的途径,这就是武举。

  后来不久,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为武举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武举选出百名武生,在武成王庙学武三年。

  这些武生也会跟科举同年进士一起同时差官锁试,进行殿试。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青面兽杨志,他就是正儿八经的武举出身,是经历过殿试的武举。

  而黄信这个武举,只是青州府武举,花钱捐的,还没有经过正式的朝廷武试。

  但黄信不会吃下慕容彦达画下的这个大饼,就算是参加令试,成了武成王庙的武生又如何?子门生又怎样?看青面兽杨志的下场就知道了,在这类宋的世界里,武人是不得志的,基本不会有真正出头的机会。

  所以,黄信还真的没有那样的打算,不想参加什么的武举殿试。

  而又通过慕容彦达交待的这些事儿,黄信觉得这个慕容彦达其志不。

  他估计是想通过妹妹的裙带关系回到朝廷为官,甚至是直入朝廷中枢,成为皇帝重臣。

  水浒中的慕容知府,他的确有一个妹妹贵为贵妃,还为皇帝生下了一个皇子。

  现在看来,这慕容贵妃应该还才刚送入宫中去不久,还没有被皇帝宠幸,还不是贵妃。

  所以,慕容彦达就有点急了,这才想出找花太监的门路。

  黄信应下了慕容彦达的差事,心里却有自己的担忧以及想法。

  现在自己来到了这个类宋的大赵,如果按历史来计,到了1126至1127年间,这大赵就得要完了啊,发生了让后世汉人也为之觉得耻辱的靖康之耻的历史事件,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