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水泥(八更求月票)_大唐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的比较多,牡蛎是贝类生物,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牡蛎壳煅烧而成的蜃灰也是最初的一种“水泥”。

  第二种,就是丁老大提到的糯米石灰浆。

  公元六世纪,也就是南北朝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叫做糯米石灰浆的建筑材料,把糯米汤掺入石灰砂浆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砂浆,糯米石灰浆的强度远远大于纯石灰砂浆,非常的坚固。

  中国各个朝代,有很多建筑的砖墙都是用糯米石灰浆砌的,历经千百年而屹立不倒,如长城以及各地的明城墙等等,有些城墙的坚硬程度甚至超过现代的建筑,即使用推土机也很难将其推倒。

  糯米中的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其成分能够达到95%至100%,因而糯米在煮熟之后,熬成糯米汤非常黏,掺入石灰砂浆中,无异于充当了天然的粘合剂,糯米石灰浆其强度一点不亚于现代的混凝土。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建筑材料叫做夯土,夯土是把红泥、粗砂、石灰块混合在一起经过夯实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夯土也被称为三合土,是建造城墙的不二之选。

  在秦汉时期,城墙、宫墙一般是使用夯土建造而成的,用夯土建造的城墙,外观呈现出土黄色,夯土的强度虽然要小于混凝土,不过其强度足以支撑大型建筑的建造。

  在南宋以前,中国古代的城墙一般都是用夯土修建的,而到了明清时期,才广泛采用砖石,并用糯米石灰浆垒砌。

  这些知识席云飞能查得到,但丁老大可查不到,不过能从丁老大嘴里同时听到这三种材料的名字,席云飞已经对这个闻名朔方的包工头非常满意。

  席云飞从袖口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朝裴明礼吩咐道:“你去外面挖一点沙土进来。”

  裴明礼颔首退去,再进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手里各自端着一个木盆,一个装满黄土,一个装着沙子。

  席云飞将手中的盒子打开,四下看了看,见墙角有个衣架子,架子上放着一个木盆,便自行走过去取了过来。

  将盒子里的灰色浓稠液体倒进木盆,又抓来等量的黄土和沙子倒进去搅和。

  最后拿起桌上的水壶,稍微加了一点水进去,转头看向丁老大,道:“丁老大,你是泥瓦匠出身,你来试试将这一盆砂浆和成一块砖。”

  丁老大算是看明白了,席云飞这是有意试探自己的本事儿啊。

  呵呵一笑,挽起袖口,也不在乎泥水脏不脏,直接赤手就和了起来,不多时,便用手捏了一块青砖大小的砂浆块出来。

  席云飞示意他将砂浆块放到桌上,然后拿过一盏灯开始烘烤起来。

  席云飞买的是速干水泥,估计半个多小时这块砂浆块就会变成砖头。

  一通操作,看得屏风后面的木紫衣目瞪口呆,看了眼被席云飞拿去和沙子的洗脸盆,木紫衣欲哭无泪,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好奇的盯着那块砂浆发呆。

  一炷香过去,席云飞伸手按了按砂浆,见还有一点湿气,索性又加了一炷香时间,反正自己等的人还没来。

  又是一炷香过去,眼见众人等得已经快要睡着,席云飞却是脸色一喜,拿起凝固的水泥砂浆,直接朝地上摔去。

  呯~

  席云飞本想炫耀一番水泥的威力,没成想低头一看,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毛地毯。

  无语的将‘砖头’捡起来,递给丁老大,道:“你看看,若是用这玩意儿铺路,会不会比青石板好一些。”

  “那不还是一样嘛。”丁老大看了一眼水泥砖头,心道这玩意儿比石板还小,怎么铺路。

  不过他显然会错了意,旁边的裴明礼与屏风后的木紫衣此时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

  席云飞没想到这丁老大还是个榆木脑袋,无语的笑着解释道:“当然不是用这块砖头铺路,而是要趁着它还没干的时候,直接倒在地上,然后找平,等它被风干了,不就是一条平整的道路了嘛!”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