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皇次子的封地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学,和其中的师生进行交流鞭策。

  所以在这两个事物,和朝政关系密切,总能体现出不少的政治风向。

  每年状元公的文采笔力如何,也是很多读书人争相讨论的对方。

  读书人,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的。

  “不要担心事情宣扬出去,给朝廷带来什么坏处。”

  “人要活的坦荡一点,朝廷里面有那么多官员,外面又有那么多老百姓,人是很多的,事情是很乱的。”

  “越是混乱,就越不能多做无聊的操弄,把本就复杂的东西,变得更坏。”

  “有问题出来了,那咱们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好,遮遮掩掩的,把民间抱怨的话禁言,只让别人夸赞朝廷功德,反而是落了下乘。”

  古代齐威王尚且有“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的胆魄,朱见济为什么不敢做?

  “如果你连面对问题的胆子都没有,天底下谁还会怕你?”

  朱佑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然后他继续问,“那秋哥……父皇真的打算把他分封到河中之地吗?”

  只看虚岁,朱见济的嫡次子朱佑桂也到了要考虑封地的时候。

  对待儿子,皇帝肯定比对堂兄弟更加大方。

  当初分封沂王和荣王,都选择在了海岛之上,即便水热充足利于耕种,但土地已经被限制住了。

  顺义王虽然被定在了神洲西部的海西国,可周边敌人众多,朝廷只是在那边清理出来了一片供人落脚的地方便不再多问,条件也是不太好的。

  而河中之地不一样。

  河中是原先帖木儿帝国的繁华中心,地位等同于华夏帝国的中原地带,极为富饶,属于适宜发展稳定的农业文明的地区。

  在帝国崩溃后,自然而然的成了诸多强敌觊觎的一块肥肉。

  朱见济想利用当年帖木儿向大明称臣的“宗藩关系”,还有卜塞因在世时和朱见济确定的盟友身份,去插手那边的斗争,只要脸皮厚一点,倒也没什么。

  反正理由肯定找得到!

  实在不行,还有个“天朝上国”可以拿出去教化中亚,总归能找借口向那边用兵的。

  但问题不可能不存在。

  一旦立国河中,那面对的情况跟海西国差不多。

  多方敌人包围,还有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海西国的魅力对上河中,那可就不知道小到哪儿去了。

  大明朝要在那边设立藩国,首先就得打到那边去,把附近的游牧民族都给揍一顿才行。

  距离之大,行动之剧,都是非常让人难受的。

  好在朱佑桂才五岁不到,距离他二十岁就藩的年纪还远,大明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这件事。

  “为父也舍不得……”

  “只是你们兄弟都是为父和你母后结合掉下来的肉,为了你这个太子,为父狠心跟秋哥、阿奴拉开了关系……这些日子下来,秋哥缠着你这个大哥的时间,可比缠着我这个父亲的时间多多了。”

  小时候对待骨肉,已经要偏心到底了,等孩子一成年还要把人赶出家门,强迫其自力更生……

  朱见济只希望能给儿子们分封几个好地方,让他们独立出去后也能够过上舒服日子。

  大明朝控制的地方已经够大了,再扩张领土就不利于治理,最后仍旧会变成羁糜失控之地,讨不到好处。

  不如把那些难以染指的好地方封给后代,让他们去进行巩固统治。

  夺取河中是困难了一点,但大明只需要派兵过去征讨,不需要考虑治理成本,还是减轻了一些压力的。

  再说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呢,慢慢来总不会太吃力。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