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夏特约记者_千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千兵马押送。欧阳也大方,每个运武器的每人五百文红包。他没闲着,苏千那边也没闲着,都在讨论瓜分西夏商业的利益。而今对西夏人作战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连西夏人已经派出zhōngyāng侍卫军、擒生军。zhōngyāng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京师卫戍部队。派出来的三千质子军全部由西夏豪强子弟组成,忠心度高,战斗力强。

  擒生军意思擒拿敌人为奴隶,总数约十万,是西夏的jīng锐部队。西夏还有在编地方军50万人,这些人不脱离生产,打仗为兵,不打仗为民。总来说西夏属于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而这种制度很大反映了其社会特点,那就是还存在在游牧和奴隶制中。

  根据皇家报发来的报道,在边境永乐州,西夏军队囤兵八万,在灵州囤兵五万。而韩世忠的总战斗部队不到十二万,这还包括被其jīng简为运输部队的四万人。但西夏麻烦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区集结了三万人,而辽国大同府也不安静。

  吐蕃还是部落型国家,部落对zhōngyāng命令不爱听从,这三万人是吐蕃六谷部潘罗支首领的下属。潘罗支是宋朝廷认证的盐州防御使兼明州西面都巡检使。吐蕃和大宋一直有共同防边的军事体制,防边防的就是西夏。

  而辽国其实还在观望,朝廷还在讨论要不要帮宋人打仗。条件很优厚,控制一个州,事后可把此州卖给大宋10万贯。内部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武将,他们认为不应该在和金对持阶段,再去帮宋的忙。而且一旦他们威胁到西夏,对付他们很可能是三万jīng锐的卫戍部队。

  看似大家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宋却多了两样秘密武器。第一是韩世忠这名将领,第二就是火药武器的第一实战。韩世忠已经针对火器设置出了阵形,比如分了掷弹军、破城军、防御军三个专门兵种出来。韩世忠上表说,自己可以战胜超过一倍的敌人。

  ……

  阳平商业协会有意思在西夏发展的,开出底线和希望发展的项目,由苏千总结后来和欧阳商量。总的看主要两种情况,一是围绕在种植业、皮革这两大块,二是边境办场,专门对宋北和对辽贸易生产基地。至于零售市场、饭庄等建设兴趣不足,大家表示没有兴趣要这些芝麻。这边生产没有合伙xìng质,因为周边没有有实力的商人。但利益也是显而易见,交通路程短、人力资源廉价,占领区低税。这里场子一旦兴旺起来,将覆盖太原府、真定府,甚至是东西两路军需。简单来来一块砖头如果从阳平拉到辽边,各种成本价格就达到了三文。而在边城,人力廉价,土地充裕、税收低廉,路程较近,拉到辽边成本仅仅一文。即使是从边城反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