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1章 新内阁_我妻薄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官有官的利益需求,朋党、学派、地域……他们不得不考虑这些。

  因为巨大的人脉网络,才是官员升迁最重要的倚仗,一般的普通官员,皇帝哪能记得谁是谁。

  但她又不当官,为什么不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呢?

  许、王同时进内阁,代表着六...

  部对内阁的制约降低了,内阁权势更大,地位也进一步提高。而三省六部,本来就是为了分散相权设定的。

  将权力再度集中,通常意味着……要搞大事。

  猜测正确。

  在今年的财政计划上,皇帝决定削减卫所的开支,除却边境卫所,内地的卫所少发钱,让他们屯田开荒,改种地去。

  这不是改动,而是既定事实,多年来,很多卫所子弟已成农民,根本不会打仗。

  军费的大头,用以募兵。

  这件事,在泰平十七年的秋天就有了影子,十八年的考试侧面印证,十九年的春天,皇帝终于下定决心。

  卫所不行了,可大夏的麻烦还是很多。

  北面的蒙古部族分分合合,但没忘记持续骚扰边境,有时候他们互相打,有时候一起打夏朝,什么时候他们统一,汉人的麻烦就大了。

  西南少数民族依旧自治,偶尔叛乱,琼州有外国人打打杀杀,东北是女真、高丽时不时出事,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猖獗。

  皇帝上位十九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藩王子弟,变成大权在握的帝王。

  磕磕碰碰的执政生涯中,他犯过错,也做对过,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

  我强敌弱,我弱敌强。

  君王强势,臣子就会臣服,国家强盛,周围的敌人才不敢乱动。

  靖海侯谢云已经死了十八年。

  昌平侯已经五十多岁。

  他需要新的将领,新的血液,新的强兵。

  当然了,计划是计划,募兵不可能一下子取代卫所。

  皇帝深思熟虑后,认为北地不能乱动,也没有必要大动。因为寒露之变后,已经梳理过一回,军费勉强到位(特指发到士兵手里),将领也可靠。

  改革可以,但没有十足的把握,改什么都不能改北边。

  西南呢,也不能乱动,万一触碰到什么敏感神经,让某些部族以为要拿他们开刀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拿倭寇开刀就很合适了。

  但东南沿海,从广州到浙江、江苏,再到山东,海防线这么长,大家都想要钱要人。消息传出去,奏疏一本接一本,都是哭穷喊爹的。

  照理说,这事和谢玄英毫无关系,他太年轻了,又没有任何正式的地方军职,可耐不住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皇帝要改革军制。

  地利:他人在山东,正和倭寇干架。

  人和:干赢了。

  消息传到光明殿那天,好巧,又是程丹若值班。

  她今天的工作,又是给皇帝捧私印。

  荣安公主已经出嫁,今天的活计是给嘉宁郡主添妆。是侄女,不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