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贺冬宴_我妻薄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一波三折。

  好多人啊。

  怎么这么多?

  程丹若拿出考试的劲头,努力记身份。

  靖海侯府的社交圈,基本上分为两种:同僚武臣、勋贵宗亲。

  先到的是同僚。

  靖海侯是右军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府总共有前、后、左、右、中五个,每个都督府,均设有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不算都督佥事的寄禄官,也有十四个。

  不过,一般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公侯伯担任,有的有实权,有的无,还有兼职的,实际人数没有那么多。

  比如锦衣卫指挥使就兼任了中军都督府的都督。

  都督府之外,还有五城兵马司的人。

  林林总总,十几家必是有的。

  当家夫人或是携儿媳,或是携女儿,还有携小姑子的,通常每家赴宴人数不少于三人。主子三个,必定各有一贴身丫鬟,两三个媳妇婆子,十个人算来得少的。

  所以,每来一家,就会看到十来个人进屋,由当家夫人首先和主人家问好,然后晚辈见礼,再依次落座。

  地方有限,在这种场合,晚辈是没有坐席的,只能立在长辈身后,悄悄咬耳朵,互相丢眼色。

  程丹若感觉到了络绎不绝的眼风,一下又一下,像黄梅天的雨,绵绵不绝。

  她不动声色,脸上始终挂着恬淡安然的微笑。

  这是她在御前练出的本事,十分好用,无须用心也能保持仪态。

  时间逐渐走向十点。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勋贵宗亲们也陆续到达。

  勋贵,指的是累世公卿之家,一代代大浪淘沙下来,现在所剩不多。今天来的有永春侯家、昌平侯家、安陆侯家、平江伯家、定西伯家。

  从封号就能看出来,这是真有军功的人家。

  剩下的是外戚,比如承恩公家,原是太后的老爹,现在由太后的弟弟继承,安国夫人是柴贵妃的母亲,宁顺侯是皇帝的亲舅舅,齐王太妃的兄长,不过老侯爷已辞世,由长子嗣侯。

  宗亲就比较微妙了。

  藩王在各地,公主却不必离京,所以,长公主、大长公主的孩子们,只要当家女主人还在,就永远有入场券。

  常平长公主的儿媳,临安大长公主的孙媳,宜宁长公主的儿媳。

  但因为丈夫本身的品阶不高,公主本人没到的情况下,她们的座次反而靠后些。

  这些客人中,不乏令人印象的人。

  比如永春侯夫人。

  “我来晚了。”永春侯夫人很年轻,她和柳氏同为继室,关系最好,“这就是你家三郎媳妇吧?”

  瞧见永春侯夫人带来的媳妇,已经在向柳氏问安,程丹若马上屈膝问候:“夫人安。”

  永春侯家的婆媳,不约而同地抬眼打量她。

  中等身量,人略有些瘦,却并不娇怯。

  大红织金袄,白绫暗纹裙,上衣富贵而不俗艳,下头的白罗裙素淡雅致,阳光一照,织金的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