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固根(下)_爸,这好像是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公允的来讲,宋朝的政治生态,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的巅峰了,它不杀士大夫,不区别士农工商,不杀上书言事之人,它尊重私有财产,老百姓每天三十文就能满足生活,而城市居民的普遍日俸却是两三百文,山民也有一百文左右的收入,许多人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时辰,日子就可以过得很逍遥,说真的,二十世纪的生活质量也就是如此了吧。

  至于后来的元明清,在政治上其实都是一种大踏步的倒退,想想那凌迟宰执,老百姓活活饿死的大萌朝,再想想天下争当包衣奴,动不动就文字狱的螨朝,孙悦不知不觉间越说就越激动,甚至都快忘了自己的身份了,说的那叫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前世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位历史大牛跟他说过,后世的种种制度其实本质上就是宋朝制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甚至在有些地方上还不如宋朝,所以绝大多数后世的制度,都是可以套在宋朝制度上的,所以他这一起头,还真就有点停不下来,而赵匡胤和赵普,则已经听得是目瞪口呆,连酒菜都忘了吃了。

  “照你这弄法,十万禁军,朝廷也要竭尽全力了,那么,地方上的厢军呢?他们总不能也这么搞吧,朝廷可负担不起他们的福利了。”

  孙悦道:“确实,这样庞大的后勤压力,连禁军都没法扩建了,厢军自然就不能跟着学了,但官家,现在这一朝的厢军自然还是有战斗力的,可百年之后呢?在强干弱枝的大政策之下,恐怕到时候,也指不上他们打仗了,所以臣觉得,不如现在就开始布局,厢军也改一改。”

  赵匡胤此时已经不拿他当胡言乱语的小孩子了,颇为严肃的道:“说说看,厢军怎么改。”

  “军政分离,四个字足矣,官家欲设转运使削夺节度使的财权,臣以为此策大善,但臣还是那句话,节度使也好转运使也罢,这都只是上层的叶子,每一个将士才是根,当然,朝廷对厢军肯定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了,也用不着,但臣以为,最少应该控制在知府和指挥使这一层级。”

  “知府和指挥使?有什么不妥么?”

  “当然不妥,知府的职级在指挥使之上,可是知府都是文官,他们哪懂军队的事?地方上的钱都让转运使给收走了,知府们为了民生,必然会将钱财大量挪用到地方建设上,长此以往,哪用得上百年,不出二十年,厢军就废了,如果臣是知府,厢军么,饿不死就行了,甚至干脆将它当成塞难民的地方,可能还会让他们做做手工活之类的事情,补一补财政上的困难,官家,臣如果真这么做,官家以为臣的政绩考核,会是哪一等?”

  赵匡胤的脸都有点绿了,只得道:“只要不打仗,应该会是个良吧。”

  “官家圣明,厢军,本是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