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一二章 三阶段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十三号,周五。

  送小北她们离开后不久,杜守义迎来了今天的签到时间。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王羲之’笔意+2%。”

  算上这次,已经连续三天签到笔意了,说明周二小料房的那次顿悟至今余音未散。

  从顿悟那天中午开始,杜守义就试着把三种霸气糅合进书法中。再临帖时他试着用见闻色控制自己的笔触,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临帖者有人读‘字’,有人读‘形’,而他的见闻色能看到‘势’,这其中的玄妙无法用语言表述。

  唐代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讲解过书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初学者要掌握好笔画,学会结构和章法,要写出文字美。这一阶段杜守义前世就已经历过,他刚穿越来时就被人赞为‘一笔好字’。

  第二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

  这一阶段是指学会了‘走’,要试着‘跑’起来。

  穿越到这方世界后,他鸿福齐天。先后获得了赵子昂,米芾等等国宝级的真迹,这让他顺利进入了第二阶段,领悟到了险绝之美。

  第三阶段,“既知险绝,复归平正”

  既知险绝之美,那就到了随心所欲之境地。笔随心意,‘险绝’就是‘平正’。

  在书写《悲夫帖》的那晚他体会到了这种感觉,杜氏笔意初露萌芽。他也籍此跨入书家行列,获得了一次‘人生成就’。

  但随后系统签到了‘王羲之真迹’,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他彷佛又回到了第一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在师法大王的过程中,他开始重新寻找那结字章法间的平正。但这次不是简单的循环,是他在翻过一座山后发现了眼前一处更加秀美绝伦的山峰。

  看到了王羲之的‘势’后,他又一次看到了‘险绝’,第二重境界近在眼前。

  前世今生他都读过孙过庭的《书谱》,如今他对其中八个字感悟颇深,‘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这不仅是指对王羲之笔意的吸收,更是他对结体章法上的感悟。

  曾经他对自己不通道教‘阴阳’暗自捉急,也曾在夜里苦读老庄,务求了解王羲之和东晋人的哲学观。

  但情况有了新变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八个字道出了他现在的‘霸气章法’。这里面有阴阳,有妍拙,还有好多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其实更接近孔孟的中庸。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如果非要解释那只有两个字:平衡。

  晋人求变化,后人求工整。但最终都逃不过‘平衡’二字。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空间平衡,视觉平衡等等等等。

  杜守义也终于体会到了,系统为什么会给他和小北的公司取名‘平衡投资’。一比九千九百九十九,那就是在他和小北间构筑了一个‘平衡

  请收藏:https://m.sq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